12团,春节期间亮点工作

 

“药王”庙会年味儿浓得化不开

“药王”庙会上,精彩的舞龙表演吸引游客驻足观看。 王云贵 摄

尽管城区大超市里商品琳琅满目,可人们总想到集市上去感受那浓浓的年味儿。腊月二十六,杨镇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杨各庄“药王”庙会暨年货大集。

杨镇自古商贾云集,经济繁荣,素有“京东大杨各庄”之美誉。杨镇大集兴起之初,就依托庆春耕结束时的“药王”庙会和庆秋收后的娘娘庙会形成,是传统民俗之一,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每逢农历一、六就是集日。

初进大集,充满节日气氛的大红“福”字、春联、中国结等吉祥物品立刻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过年了,家里贴上春联,挂上中国结,看着就喜庆。”市民石林一边挑选春联,一边对记者说道。

一处摊位前,人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一名老师傅正用一把精致的小铜勺舀上少许麦芽糖稀,在砧板上熟练地做起了画,手腕微微倾斜,糖稀缓缓流出,紧接着手往上一提就成了一条糖线,随着手腕上下左右地翻飞,一条小蛇活灵活现出现在人们眼前,待糖稀凉了定型后,老师傅将竹签朝上一贴,将糖人拿起来放在小朋友手里。“在20世纪80年代初,几分钱就可买一个糖人,那时候过年,我最期盼的事情就是拿着零花钱买个糖人,如今孩子们的玩物多了,糖人不再是单纯哄孩子的玩具,而是作为一项民间艺术受到重视。”孩子的父亲张健说。

大集上,除了瓜果蔬菜、日用百货,不常见的农作工具、各种手把件等物品也出现在不少摊位,引得市民纷纷驻足。

杨各庄“药王”庙会2011年被确立为顺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今年杨各庄“药王”庙会以“赏民俗文化,购实惠年货”为主题。活动分为主会场与分会场两部分,主会场设在杨镇大市场内,主要以逛大集置办年货为主,分会场设在双阳广场,主要以传统民间花会演出和民间手工艺品展示为主。

在双阳广场,杨镇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曾庄大鼓、杨镇一街龙灯正精彩上演,还有民间花会表演——小车会演出与大家互动。据了解,小车会的表演者全部是杨镇的村民,他们身着特定服装、化着精致的妆容,踩着鼓点与观众互动。“现在虽然搬到楼房住了,但每年过年我都要回老家,看看我们的曾庄大鼓和小车会,一下年味儿就浓了。”市民王鑫对记者说。

在表演区域的另一侧是杨镇的民间手工艺品展示区域:潮白民艺带来的书画作品、古琴制作、鲁班木制品;沙岭村的手工毛猴制作、烫画葫芦,高各庄村老手艺人高启的骨雕手工艺等工艺品展示,引来现场观众驻足品鉴。

“活动的举办,让市民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在年货大集上真正收获到大家心仪的年货;民间花会演出、手工艺品展示,更让百姓了解到手工艺术的精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活动负责人表示。

徜徉在浓郁的书香中

区图书馆里,市民们正在猜谜。 孙慧风 摄

春节期间,顺义区图书馆特别策划了“书香伴您过大年”系列活动,到馆读者达到5000余人次,大家在共享节日喜庆的同时,也在浓浓的书香中收获知识、收获快乐。

大年三十9时,记者来到图书馆的大厅,大厅内摆放着一个直径半米多的大转盘,转盘被分为数个扇形,每个区域贴着的数字标签分别对应着两个悬挂着的字谜,参与者只要拿上对应标签的字母前往右侧门卫室即可答题。工作人员为读者精心准备了与读书相关的灯谜百余条,内容涉及地理、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以字谜、成语、书名、作者和地名等形式,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让不同年龄层的读者都乐在其中,在一条条谜语前争相竞猜,有的举目凝视、有的低头思索,还有的在热烈讨论,既锻炼脑力,又享受新年气氛。大厅陆续有市民前来答题,两侧悬挂的字谜已经被撕下了不少,有的人手中拿着奖品,也还在若有所思地看着其他字谜解闷儿。

今年83岁的张陵是图书馆的常客,他说,一年365天,几乎每天都要过来读一读报纸,除夕这天的猜谜活动他也没有缺席。“我自打退休以后就经常上这来,这就是我第二个家。今天参加猜谜活动我还拿到了一瓶洗发液和一袋纸抽奖品。”作为图书馆的常客,张陵对这里已经有了一份依赖,“图书馆节假日都会举办活动,像书法、硬笔字、读报心得,我也都参加。这里环境好、服务态度好。”参加完活动,老人又来到阅览室继续看报。

在儿童阅览室里,沐浴着午后的阳光,小读者们徜徉在书的海洋里。三年级的张雅涵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本漫画书,春节前她一直在上补习班,停课了才有时间来看书。“家里的书很多,不过都已经看过了,在图书馆能看到更多新书。”张雅涵的爷爷告诉记者,平时周末都在上辅导班,只有寒暑假能有休息的时间,他都会带着孩子来图书馆看书,即便是过年也要来看上两个小时。

“给您拿两张福字。”在图书馆成人外借部,工作人员向前来借书的读者送上福字。上个月,馆里就备好了近万张福字,从2月2日开始发放。

春节期间,图书馆少儿部举办了“弘扬传统文化,趣学二十四节气——立春”知识讲座;与区司法局合作举办了“法韵书香——法律援助近身边”活动,持续为市民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区图书馆还携手区书法协会推出了公益书法迎新年活动,聘请书法协会书法家为市民展示中国传统春联的魅力。顺义区图书馆成人外借部除夕至初五举办了“贺新春读书知识有奖竞猜”活动。

寒冬独有热情处

莲花山滑雪场上,教练正在教小朋友滑雪。 白莉 摄

蓝天白云,皑皑白雪,在路牌的指引下,记者大年初六来到莲花山滑雪场。虽然已是春节假期最后一天,但莲花山滑雪场仍然有不少游客前来体验精彩的“白色世界”,在寒冬里释放热情。

11时,停车场上已停满旅游大巴和私家车。到售票处排队买票后,进更衣室领取滑雪服,再到雪具室领取滑雪用具,随着人流,记者进入一片欢腾的冰雪世界。走进滑雪场,火热的气氛让这个冬天显得暖意融融,在宽阔的滑道上,不时有人飞速而降,也不时有人摔个大跟头,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进入雪期以来,每天滑雪场都很热闹,从11时开始,游客就陆续进场,春节期间和学生放寒假,滑雪场生意火爆,晚上时间延续到22时。”莲花山滑雪场负责人杨金陵介绍。“今年春节期间,共接待滑雪的游客1万余人以上。莲花山滑雪场雪道有初、中、高三级雪道,很受游人的喜爱,每天也有不少来自周边地区的游客前来滑雪。”

在莲花山滑雪场中级道上,一位身着粉色羽绒服的小姑娘飞快地滑了下来,这位名叫杨文晶的小姑娘今年11岁,来自张镇中心小学,也是莲花山滑雪学校的学生。

“我已经滑雪两年了,从山上速降下来的感觉真是太刺激了,在教练的指导下,我可以慢慢从初级赛道滑下来,有了这样的基础,不断尝试更高级别的赛道。随着不断提升,对滑雪越来越上瘾,现在几天不滑,就开始想念那种感觉。”杨文晶兴奋地说。

莲花山滑雪场总面积达1千亩。最长的雪道长度800余米,莲花山滑雪场雪质量好,很受游人的喜爱,每天有不少来自周边地区如河北、天津的游客前来滑雪。

在滑雪场一角,记者看到几位滑雪爱好者刚从雪道上滑下来,“我是第一次滑雪。从山上速降下来的感觉真是太酷了,今天在教练的帮助下,我两个小时就学会了滑雪。”市民赵宏告诉记者。

近几年,随着2022年冬奥会花落中国,冰雪运动迎来发展的黄金期,冰雪旅游成为顺义的一张旅游名片,也催生出一批又一批冬季品牌旅游线路。杨金陵说:“我们引进了高空缆车和牵引毯,高空缆车直达高级雪道山顶,为的就是让游客体验高品质的旅游服务。”

“到顺义莲花山滑雪场,既能滑雪,又能品味美食,正赶上春节假期,带家人来体验一下。”市民张敏说。

这个寒冬,莲花山滑雪场热情飞扬。

村民家门口看大戏

大年初二上午,高丽营镇一村文化站挤满了闻讯赶来的村民。“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民谣中传唱的这个情景,在高丽营镇再现。

两个小时的演出中,叫好声、掌声响成一片。中国评剧院为村民带来名剧《金玉奴》。《金玉奴》是戏曲传统剧目,取材于《古今小说》第二十七卷《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该剧目讲述了忘恩负义不得好报的故事,剧情婉转曲折,真善美和假恶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剧中的大段唱段和道白,显示了演员们的艺术天分和功底,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终结定格。中国评剧院党委书记吕立民表示:“我们评剧院有60多年的历史,今年春节我们将演出40多场,这次来到高丽营镇一村演出很高兴。顺义有很好的评剧传统,近年来百姓也养成了看大戏的习惯,我们这次带来的《金玉奴》是有教育意义的大戏,演出也是与当地评剧团很好的艺术交流,我们感受到百姓的热爱和喜欢,对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自明末清初,高丽营便活跃着各种民间传统歌舞会20余档。到了20世纪50年代,全镇组建民间评剧团、京剧团、河北梆子等民间戏团13个。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现代戏曲的兴起,高丽营镇的戏团、戏曲小组覆盖全镇的各个村庄。很多村民都是戏曲爱好者,梁宝文从小就是一个评剧迷,十几岁开始学习,总喜欢唱上几句,在家门口看大戏,她感到非常高兴。“中国评剧院这次来我们村演出,演员都很棒,在唱、做、念、打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上特别到位,我是业余爱好者,第一次在家门口看大戏,心情特别激动,也饱了眼福,希望以后经常来我们这里演出。”

高丽营镇一村书记庞强也是个评剧迷,他表示这次村民在家门口看大戏还是第一次,“我们村里有自己的评剧团,村民都很喜欢评剧,中国评剧院专业的演出以前我们都不敢想象,除了这次高质量的演出外,他们也给予我们一村评剧团服装、道具上的支持,今后也将在后期技术培训上给予我们评剧团进一步支持,我们特别高兴和激动。”

传统婚礼真漂亮

河北村传统婚俗表演现场,新郎正在掀开新娘的红盖头。 丁月 摄

“新娘子好漂亮!”“过去结婚什么样我还真没见过,我得好好看看!”“你快学着点,为以后结婚做准备!”台下的观众中不时发出感叹,引颈观望,都在期待着这场传统婚俗表演。

正月初一至初五,南彩镇河北村民俗园内举办了首届新春民俗庙会。热闹的传统婚俗文化演绎,吸引了无数游人和村民前来观看,活动现场人山人海,欢笑声不断。

10时18分,传统婚俗表演开始。首先是喜娘暖堂拜五方,一拜东方甲乙木,二拜南方丙丁火,三拜西方庚辛金,四拜北方壬癸水,五拜中央戊己土。

新娘精心梳妆打扮,让人们看到:传闻烛下调红粉,明镜台前别作春。不须面上浑妆却,留著双眉待画人。漂亮的新娘拜别父母,行素目三叩三拜礼。

喜庆的乐声响起,新郎身着状元服、骑上马,新娘头戴红盖头,在喜娘的搀扶下坐上花轿。随着师爷一声:“良辰已到,起轿。”顿时整个迎亲队伍鼓乐喧天。

10时28分,在吹吹打打的乐声中,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从民俗园广场出发了。这支迎亲队伍中,轿夫抬着大红花轿,轿子旁的媒婆身着红蓝相间的棉袄,手持长烟斗,满面红光;一身红衣的男子紧随其后,敲锣、吹唢呐;随从在队伍最后挑着嫁妆;队伍最前面的新郎官,胸戴大红花、头戴黑礼帽,时不时地向路人拱手作揖……在一旁观看的游客纷纷举起手机记录着这壮观的迎亲队伍。带着孩子来看表演的夏先生说:“现在结婚都是西式婚礼,很少见到这种传统婚礼了,这回带着孩子来看看,让他了解一下民俗文化。”

迎亲队伍绕着民俗园一圈后,在厅堂前落轿。

11时18分,新郎、新娘来到厅堂内行礼。新娘跨火盆、跨马鞍,喜娘为她穿上凤冠霞帔,新郎掀盖头,经过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的拜堂仪式后,新郎新娘礼成。

12时,婚嫁表演结束后,游客们纷纷就座品尝“三八席”。整个席面用八命名,象征成双成对,喜事逢双,以四为基数,寓意着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事事如意,四平八稳”。四喜丸子、炸咯吱盒、猪头肉、凉拌豆腐丝等一道道农家美食,让游客赞不绝口。

吃罢“三八席”,婚礼结束,游人还可观看民间花会表演、参加戏雪体验、品尝小吃等特色活动,在河北村民俗园过一个具有浓郁地方民俗特色的春节。“我们希望游客和村民通过观看传统婚俗表演,感受到传统民俗的魅力所在,欢度新春佳节。”河北村党支部副书记李红燕表示。

独居老人吃上“六大碗”

石园东区居委会和社会组织工作人员为老人摆好“六大碗”。 牛金香 摄

春联福字剪纸年画,彩门花廊张灯结彩……除夕的傍晚,石园街道石园东区家家户户沉浸在过年的气氛中。石园东区居委会主任董迎春带领15位居委会工作人员和社会组织的5位工作人员,兵分十路,为社区内十户独居老人送去“六大碗”。

“叔叔、阿姨,你们过年好!我们给您拜年啦!”敲开石园东区5号楼4单元李秀兰家的门,董迎春带领工作人员拜年的动作和吉祥话让二老开心得哈哈大笑。“你说你们那么忙,还跑到我这儿干什么,赶紧喝点热乎水暖和暖和。”李秀兰刚要去倒水,被董迎春拦住,“您说的可不是这个理儿!来您这儿拜年就是我们分内的事儿,您家就是我们忙活的对象。”说着,董迎春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六大碗”,“阿姨,这是我们居委会给您和叔叔准备的过年礼物——‘六大碗’。本来是‘八大碗’,咱图个吉利,也图个健康,减少了一碗米粉肉和一碗肘子肉,祝福您和叔叔在新年里六六大顺。这‘六大碗’全是采用传统手艺制作的,肉是咱精选的鹏程肉,手艺是咱街道雨顺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用大铁锅做出来的,肯定是您和叔叔想念的味道。”边说着,六只圆圆的碗已经摆上桌,排骨、松肉、蒸肉、鸡、肉丸子、牛肉,摆了满满一桌子。

“你这闺女真是牛,不光把儿女们想不到的事情帮我们想到了,还给我们追回了年轻时的记忆。以前我婆婆过年时会做这个,所有准备就绪后,用大铁锅一蒸,大火文火换着来,揭开锅盖的一瞬间,肉香满屋满院,我们往桌子上端都要端好几趟……”李秀兰回忆,“现在呀,住这个楼房,地儿也没原来大了,也没那么大的锅了,老手艺也是失传了,年味儿感觉也不那么浓了。你说你们这些年轻人居然拾掇起了这个传统手艺。真牛!”……

石园东区是老旧小区,有2000多户共5000多人,其中有600多户家中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今年是我们第一年给独居老人送‘六大碗’,主要涵盖了五类共十户社区家庭:独生女儿远嫁;工作在一线的军人、警察、社区工作者家属;失独家庭;残疾人家庭;

还有一户是老伴儿新近去世的家庭。”董迎春介绍,“社区主要是立足于老年居民的获得感和满足感,觉得咱们把他们放在了心坎上,精神上就不会觉得特别孤单。这些菜品也是和社会组织商定了几次才确定的,让老人吃得松软、吃得健康。李秀兰阿姨家就一个姑娘已出嫁,平时就老两口在家,你看咱们一去老人喜笑颜开,不显得家里冷清。”

“以前想过送饺子等好几种方案,最终选定‘六大碗’是‘八大碗’的变身,主要是图个喜庆、实用,自己吃或者招待串门的客人,都能派上用场。”“八大碗”清朝乾隆期间就有了,那时年、节、庆典、迎、送、嫁娶富家多以“八大碗”宴请,“八大碗”在当时集中了扒、焖、酱、烧、炖、炒、蒸、熘等烹饪手法。因地产食材不一,因而菜品也不同,但是传统的“八大碗”需要传统的灶来完成。董迎春说,“咱做这个活动,就是希望社区独居老人品尝着传统美食,能让他们回忆起年轻时候的浓浓年味、美好时光,减少孤单感。这个互动我想一直做下去,并争取纳入更多的家庭,让更多老人享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马庄路口国徽闪耀

“我是马庄东口检查站派出所民警,依法对您盘查核录,请您出示一下身份证。”农历正月初三,民警胡胜磊正在对过站的车辆进行治安检查。

“你们进京是去串门?”胡胜磊边收集乘客的身份证边问。这时,司机说话了,“我去老丈人家,我媳妇是北京的。我要是没带身份证怎么办?”“驾驶证也可以。”胡胜磊答道。“我要是什么都没拿,身份证号也没记住怎么办?”面对司机的刁难,胡胜磊很平静,耐心地回答着他提出的问题,司机被说的没了脾气,乖乖掏出了身份证。在接受检查的过程中,等待的时间稍长了些,乘客也开始有了意见,说一些难听的话,胡胜磊却好像没听见一样,继续核查着身份证。检查完毕,胡胜磊把身份证递给司机说:“谢谢您的配合”。

司机一脸不悦加速驶离了检查站,记者问胡胜磊听见乘客说的话了吗?他笑笑,“怎么可能没听见,听见了也只能自己扛着吧。但是,只要看到我帽子上这个国徽,大家一般都会配合,不配合的极少。”

胡胜磊回忆,除夕当天查处的一起非法运输烟花爆竹案让他触动不小。当天,他如往常一样对一辆即将入京的车辆进行安全检查,打开后备箱后他为之一愣,几大箱烟花。经过称重,这名司机携带了54公斤烟花,他立即将人、车、烟花一同扣下,准备移交北务派出所。

“出了检查站就是燕郊,许多人为了图便宜会冒险从燕郊运输烟花爆竹回京。警察也是人,都有同情心,把人拘起来,我心里也并不好受。但是在法律面前没有情面,违法了就要受到相应的制裁,否则影响的就不是他一个小家了。”胡胜磊告诉我们。最终,非法运输烟花爆竹的司机被行政拘留,所有烟花爆竹被收缴。除夕当天马庄东口检查站共查到9起非法携带烟花爆竹事件,收缴烟花225公斤。

胡胜磊说:“春节期间,我们的工作要求是逢车必查,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不让危险从我的眼前流过。只有做好本职工作,履职尽责,工作做到位了才能守护好北京的平安。”说着,他又向下一辆车走去。

急诊室里的年初二

毕宗福正在为病人检查病症。 沈艺 摄

农历大年初二,顺义区医院急诊抢救室内毕宗福医生正在耐心地为病人检查病症,询问治疗效果。今年已经是他在医院过的第13个春节了,像毕医生一样,过年期间,顺义区医院急诊每天都会有12名医生在岗。他们坚守一线,为患者解除病痛,带去关爱。

毕宗福是顺义区医院急诊科的副主任,河北唐山人。他2004年参加工作以来,春节期间就没回过老家。对家里的老人照顾少,每年都是用手机和父母拜年。他说:“这两年我把父母从农村接了过来,他们也都支持我的工作,有父母陪在身边,让我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毕医生向记者介绍:“前两天有个护士在值班期间心率过速,她为了保证患者能够正常就医,不影响抢救室的工作节奏,经过适当休息后,又回到岗位上继续工作。”

采访过程中还有一个温馨的小插曲,临近午饭时间,毕医生想到有位患者还没吃饭,便着急带着记者去看那位病人。毕医生向记者介绍:“这位患者是一名务工人员,由于身体比较虚弱病倒了,年三十被送到了急诊室,这几天都是医护人员用自己的钱为他买吃的,经过细心的照料,现在他的状态已经好多了。”

今年过年期间急诊每天都会接收500名左右的病人,其中老年人居多。由于过年期间饮食的原因,肚子疼的患者比平时明显增多。

采访中毕医生说:“随着近几年烟花爆竹燃放逐渐减少,今年大年三十这天急诊没有出现因燃放烟花爆竹而受伤的患者。而且今年患者在分诊时会有专职人员进行‘生命体征评估’,我们会经过专业分析对患者进行分诊,为患者提供便利。”

过年,是人们一年中最重要的一次团聚。忙碌了一年,每个人都想陪在家人身边感受亲情的温暖。而对于那些坚守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来说,治病救人则是他们节日期间坚守岗位的信念和责任。

昼夜查尾气

区环保局工作人员正在用仪器检测汽车尾气。 李在滨 摄

今年春节期间,为守护北京的蓝天,北务综合检查站对进京重型柴油机车进行24小时尾气监测。正月初三,记者随同环保执法人员,在木燕辅路的道边值守。

“‘来活’了,‘来活’了。”执法队员们指着远处一辆箱式货车说道。交警拦截车辆后,记者跟着检查人员一路小跑到货车旁,只见一名环保执法人员攀上驾驶室,手里拿着显示尾气检测数值的手机,另一名环保执法人员拿着烟度计随时准备检测,一脚油门踩下去,货车发出嗡嗡的轰鸣声,“第一次踩油门是清积碳,下面才是正式检测。”区环保局北务检查站环保执法人员唐楒钦解释说。经过3次迅速踩油门,检测值也出来了,执法人员从驾驶席跳下来说:“您的车尾气检测合格,您这车就是货车中的劳斯莱斯啊。”执法人员打趣地说道。司机听到车检测合格满脸自豪:“我这个车绝不给首都环境‘添堵’。”

据唐楒钦介绍,通过环保取证、交警处罚的方式对过境重型柴油车辆进行执法检查,若重型柴油车排放尾气的光吸收系数超过1.1每米,则视尾气排放为不合格,并告知车主接受交警处罚,提醒车主对车辆进行整改,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今年春节,尾气排放不合格的车还真不多。”一名执法人员说。“春节期间我们也是三班倒,跟平时一样。”唐楒钦边说边带领5名队员对一辆刚刚通过检查站的重型柴油机车进行尾气检测。“平时运送牲畜、快递、蔬菜的重型柴油车特别多,春节期间这样的车辆减少了,不合格率也随之下降,我们今天一上午都没查到一辆不合格的。”唐楒钦说道。

春节假期期间车少了,但是环保执法人员却一个没少,每个班次6名队员、1名交警,7人的团队哪怕没有车也值守在检查站口,守卫着北京的蓝天。

春节期间机排站共出动30组共90人在进京口及区内重点道路针对柴油车进行执法检查。共检查车辆85辆,其中本地车辆67辆,外地车辆18辆。处罚3辆,其中本地车辆1辆,外地车辆2辆。

24小时坚守为防火

护林员康玉发向记者介绍北大沟林场监控点位情况。 张璐 摄

大年初一,记者来到龙湾屯镇大北坞村北的北大沟林场。“进入林场,防火第一”的宣传标语赫然醒目。

今天是护林员康玉发和段振林共同值守的日子,两人轮流负责巡山、看监控。“通过大屏幕我们可以实时掌握林场这些监控点及周边情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北大沟林场的场长宋炳玉介绍道。春节期间,林场每天安排护林员、大门值守员、瞭望塔值守员各2名,24小时值守。除此之外,还有30多个消防队员春节假期全部在岗,共同保障林场安全。

在与段振林的交谈中,记者得知,已经62岁的他2002年就在北大沟工作,2011年被调到了区园林局,2017年3月退休后又被返聘回北大沟林场当起了护林员。“毕竟之前在这工作小十年,也算是有经验,而且对这山、这林子都熟悉,也有感情。”段振林感慨地说。“我们巡一次山大概要1到2个小时,每天要巡逻到零时左右。”

上山的路上,记者不时可以看到防火提示牌和悬挂的红色横幅,可以听到防火广播,这些都在警示进入林场的人们:森林防火,人人有责。“这是消防工具柜,这是去年我们修建的消防通道。”宋炳玉指着路边的设施介绍道。

“请注意,林场北门有车辆进入。”从段振林的对讲机里传来一条通知。原来,这条水泥路是连接密云和顺义的捷径道路,很多人为了方便会选择走这条路,但这也为护林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难度。瞭望塔的值守员看到车辆后,负责通知大门值守员和护林员相关情况,并实时观察进入车辆,直到车辆驶出林场;大门值守员负责登记进入车辆的相关信息并叮嘱进入人员要加强防火意识;护林员负责观察车辆在驶过时是否丢弃烟头等易燃物品及垃圾情况。

巡一段山,段振林就会检查一下两边的栅栏,“我们巡山主要是看山林里有没有火情、安全隐患、闲杂人员进入等情况。”段振林说道。

巡逻了半个多小时的山路,记者腿就有些酸疼,而已年过花甲的段振林却仍面带微笑。他告诉记者:“瞭望塔的值守员更辛苦。山上没有水,早上他们要把够一天喝的水拎上去,中午一个人下来打饭,打够午饭、晚饭的量。”

北大沟林场已经连续18年无森林火灾。

消防官兵的除夕夜

消防官兵正在检查消防车辆器材。 李在滨 摄

大年三十,是万家团聚的日子。在顺义马坡消防中队,有45名消防官兵,年复一年默默守护着百姓的平安。

15时许,来自山东聊城的田世壮和来自河北石家庄的邢世桦,相继和父母通完电话,这两个马坡消防中队为数不多的“00后”新兵,投入到执勤状态。根据安排,俩人在马坡消防中队原地执勤,遇到险情,他们将和老兵一样,参加到一线战斗。田世壮和邢世桦早早就穿上了战斗服,连吃饭也没脱下。邢世桦说,“这么做,就是方便发生险情时,我们第一时间行动,争取时间。”

走进消防车库,田世壮和邢世桦在泡沫消防车前,仔细检查车辆和器材,查了一次又一次,擦拭了一遍又一遍,每样器材都要调试一遍,确认无故障。

首次执行除夕任务,既是检验,又是学习。田世壮、邢世桦向老兵请教每个环节的注意事项,遇到险情每个步骤的操作要领。他们执行的是一些简单的辅助性工作,“需要与老兵一起,我们要打好配合战。”邢世桦说。

“第一次参加除夕夜的安保工作,既兴奋又荣耀,我们有信心圆满完成任务。”田世壮说。

18时,马坡消防中队队长李培寿为身着整齐划一战斗服的动态执勤车组壮行。李培寿叮嘱每一位消防战士:“今年是顺义区第一次设置烟花爆竹禁限放区,除夕消防执勤,不能有一点马虎。”随着一声令下,三个动态执勤车组分别奔赴马坡、牛栏山、北小营镇开展动态执勤。

18时许,马坡消防中队队长助理孙磊朋换下迷彩服,穿上战斗服。孙磊朋12个春节没有回老家过年,来到马坡消防中队已是第八个年头。从烟台来部队探亲的妻子黄旭娜一边抱着孩子,一边整理孙磊朋的战斗服。

“穿上战斗服就是一种责任,守护百姓安全,过一个祥和的春节。”孙磊朋对妻子说。送走妻子和孩子,孙磊朋走进通讯室,坐在电话旁,盯着电脑,了解各个敏感地点的情况,并做好随时出警的准备。

21时许,寒气透过窗棂,一阵冷过一阵。副中队长王宇航换上迷彩服来到岗亭,换下新入伍的战士,让他们能更多地休息。在马坡消防中队,干部带头跨年站岗是惯例。

“既然选择了消防,就要用毕生做好它,身份决定了使命,因为为百姓护航平安,就是保卫自己的家人。”王宇航对记者回忆起5年前,大学报考的第一志向就是消防,并最终如愿成为一名消防兵。

23时30分至零时30分,是燃放烟花爆竹高峰,烟花此起彼伏,爆竹声震耳欲聋。

马坡消防中队的通讯室里一片忙碌。全中队队员全部在岗,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消防车穿梭于楼宇间,大街小巷排查着一处处隐患。消防队员则即时与指挥中心保持信息畅通。

从除夕到初五,马坡消防中队全部队员在岗,部署骨干队员,不间断动态巡逻,确保第一时间有效处理险情。李培寿补充道:“最大的愿望就是百姓平安祥和过大年。”

除夕夜18时至初一2时,马坡消防中队在辖区各个执勤点开展不间断动态执勤,确保了所管辖区消防安全的稳定。

批发市场里的感动

正月初四,石门市场。

“您来点梨吗,都是从新疆运来的,可新鲜了。”一个响亮的声音吸引了过往路人的注意,吆喝着的人,是在石门市场卖水果近20年的商户张路棉。尽管已经50岁的年纪,她的声音却依旧洪亮清晰。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张路棉的丈夫在各地奔波进货,儿子负责运货,她自己则负责在市场卖货。一家三口一年到头也没有一天的休息时间,甚至从来没有回过老家过年。在被记者问到有什么新年愿望时,她却显得略有些羞涩地说道:“希望全家都能身体健康就好。”

谈话期间,来了不少的商户推着小车从张路棉家拉走货物,“每天4时开始便会有超市的人或者其他商贩从我这里进货,到闭市为止,会一直忙着。春节期间的需求量也会比往常的需求量更大。”

位于石门市场酒水大厅的商户王秀荣一家,门前熙熙攘攘,有许多来买东西的客人,“春节来我们店铺买东西的人都是去串亲戚的。而我自己的店铺都是现成的年货却没时间去串自家亲戚,亲人朋友过来也没办法招待,干了这么多年,就怕人情都快没了。”王秀荣的丈夫无奈地说道。

石门市场酒水大厅里面四面通透,冷风习习,“我们到了冬天都穿两层棉袄,有的商户脸都冻坏了,双脚冻得得不停地跺着。”王秀荣边搬货边说。

随后,记者也走访发现,石门市场酒水大厅、熟食厅、粮油区、水果蔬菜经营区等区域均有不少商户在春节值守。确保了在节日期间货品供应充足、产品价格的稳定。

人造雪地派上大用场

今年冬天北京连续160多天没有有效降水,创下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新纪录。

今年春节,在马坡镇出了件新鲜事儿。在干燥的华北大地上,有了一片晶莹剔透的雪,让人们眼前一亮。

这片雪是为放烟花的人们准备的,透着那么神奇。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春节放爆竹的习俗。今年顺义区第一次设立了烟花爆竹禁放区,对于烟花爆竹管理严格了起来。不禁放的地方,各镇开放了集中燃放的区域。为了降低空气中的粉尘,也为了吸引人们到集中燃放点去放花放炮,马坡镇造出了一片瑞雪。

大年初一清晨,记者跟随一位环卫工人来到了马坡镇的燃放点。

在现场可以看到,这片荒土地上铺着一层厚厚的雪。白的雪,落红缤纷般的鞭炮余烬,很美。空气凉丝丝的,很湿润,有些甜,闻不到烟熏火燎的味道。

这是马坡镇特意租来三台造雪机铺洒的。马坡镇环保科科长董菁告诉记者,在除夕的前三天,造雪工作就已经开始了。“做这个的目的就是想除去烟花爆竹产生的粉尘。雪沫可以起到黏附烟花爆竹微粒的作用。PM2.5不扩散、不挥发,直接将大气污染降到了最低。”过年期间,每天凌晨时分都会有人来重新造雪。除此之外,在除夕和正月十五两个燃放集中的日子,本镇村民来到燃放点燃放,现场的工作人员就会送上小狗等吉祥物或是为家庭拍摄全家福;放弃燃放并将爆竹上交给工作人员的还会获得米、油等生活用品。“我们大年三十那天一直服务到1时多才离开。”董菁说。

走在厚厚的雪层上面,明显感觉气温比周围降低了好几度。到场的很多环卫工人都戴着厚厚的帽子、身着大衣御寒,不少人还戴上了一层口罩。7时,工人们准时开工,开始把各种燃放过的礼花弹箱子、鞭炮皮,徒手搬到铲车的铲斗里,井然有序。一位环卫工人说:“去年的时候马坡新城那边有很多人放烟花爆竹,我们清扫起来一扫就是一整条街,今年一禁限放,明显好了很多,一方面是清扫的数量降低了,而且位置还集中,比往年可轻松多了。”经计算,当天环卫中心在原有车次上增加4辆清扫车、4辆压缩车,清理烟花爆竹残屑共计18吨。

本文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智慧经验大全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jxxjx.com/article/1382.html

战神

战神

聚集行业内的专家和资深从业者,提供多种问答形式,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让用户更加直观地了解问题和解决方案。

该伊怎么抓,印度 法官
鲁敏宇整容前后,韩国明星童年
bturl,下载迅雷视频播放器软件
邢质斌简历,央视新闻主持人邢质斌简历
wow槲寄生,冬幕节装备
襟飘带舞,草原行书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