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永成,新春走基层乡村展新颜

编者按

乡村年味浓,总有好故事。春节期间,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启动“新春走基层”系列采访活动,走进乡村、到访农家,感受民生,从生产到生活,火热的场景比比皆是,天津、山东、辽宁、贵州、湖北、陕西、四川等地乡村振兴的生动现实以及脱贫攻坚的连啃“硬骨头”,令人眼前一亮。在春日渐近中,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与底气又添了几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恢宏蓝图正逐步实现。今日,本报特别推出一系列带着温暖、带着真情和带着思考的新春故事,敬请关注。

辽宁大连 前进村民“话丰年”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宋丹雷 史江敏

春节将至,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大连瓦房店市谢屯镇前进村看见,十几位村民正忙着把大红灯笼高高挂在道路两侧,新村年味渐浓。其中一个挂灯笼的人自豪地纠正记者,“我们既是村民,也是村里农工商集团的员工。”说完,整条街上传来了欢声笑语。

推动农村体制机制创新

前进村原名瓦房店谢屯镇大房身村,共有5个村民组,402户,1050人,耕地面积4500亩。因抗美援朝、支援前线有功而改名为前进村。

作为前进村发展的见证者,现年76岁,曾于上个世纪70、80年代两次担任过前进村党支部书记的邹永成最有发言权:“就是这个曾经到处是瓦房、泥土路、臭水塘的一个不靠山、不靠海、曾被人认为毫无区位优势和投资价值的‘弹丸小村’,从1998年开始,前进村村委会用集体拥有荒地的五十年使用权,经过评估,以30%的股权入股,与大连香洲集团公司合资组建成立大连前进农工商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经过‘政府主导、村企合作、企业主体、村民入股、市场运作’的创新建设模式,对前进村进行村屯改造和土地整理,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邹永成说,目前,前进村现已建成占地面积12.5平方公里,集经济产业、农民新居、文化娱乐、旅游观光四大功能区彼此相呼应的农民新社区。初步形成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竞争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的新局面。先后被农业部认定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核心区”。

邹永成把这样的变化归结为村里成立的农工商集团与农民签订了“四不失”协议,即以地入股,不失地;以股分红,不失利;以股安置,不失业;以股为本,不失权。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基本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主体地位。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据了解,前进村在保证农民不失地的前提下,积极采取农业优先发展,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基础,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关键,建立龙头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形成了“三个一”的链条式开发模式,即“修好一条发展路、建设一座致富村、打造一个产业园”,为前进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村民王希珍介绍,农工商集团利用现代农业园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葡萄、核桃、蔬菜等作物种植优势,结合本地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需要,着力打造精品葡萄、有机核桃和绿色蔬菜三大主导产品,将园区建设成专业化、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同时培育白酒厂、葡萄酒厂、矿泉水厂等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产业发展和基地建设。

前进村党总支书记、农工商集团董事长刘永清介绍说,把城市资本与农村土地资源结合起来,开展股份合作、产业化经营,获利共享,彻底改变了当地面貌,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前进村村民人年均纯收入由原来的不足3000元增加到现在的2万多元(不含股份分红)。

如今,红酒庄园、白酒厂、温泉高档别墅区等一应俱全,村民家家住上了新楼房,在企业里上班,缴纳保险,领着工资,享受着股份,前进村俨然成为“乡村中的都市”。

发展现代农业和旅游业

前进村在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同时,还在村内用近20年的时间投入550亿元资金,建成香洲旅游度假区、香洲颐家养老社区、香洲医疗产业园等三大产业集群板块,形成以养老产业为引领,以旅游度假为延伸,以医疗产业为提升的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田园综合体。

现年56岁的村民刘忠军也是前进村发展的见证者。刘忠军说,前进村将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就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第一要务,建立和完善“村企合作、以企兴村、以村强企、村企共赢”的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公司龙头和园区基地的带动作用,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效特色农业,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拓展农村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

青岛即墨 “扶贫扶到俺心坎上”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陈凌馨

日子越过越好,是所有人的愿望。对即墨30个省定贫困村、22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来说,脱贫奔小康在以前近似于奢望。但2016年和2017年,即墨全区贫困户和贫困村相继摆脱了“贫困”之名。即墨为何能快速帮贫困村、贫困户摘掉穷帽子?春节前夕,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深入即墨曾经的贫困家庭进行了走访。

牵牢就业“牛鼻子”

“以前要打工必须到十几里外的镇上,我常年腰疼,根本坚持不下来。现在不出村也能挣钱。”在即墨区灵山镇刘家旺疃村“富民大院”,65岁的村民于秀芝一边糊纸盒,一边跟记者谈起自己的脱贫经历。

于秀芝告诉记者,2017年,村里建起了“富民大院”,引入了一家纸盒加工厂,她在农闲时就和其他几位村民一起,每天早晨吃完饭就到大院糊纸盒。“糊一个一毛钱,一天最少挣三四十块钱,加上种地收入,俺终于脱了贫。”

“富民大院”是即墨创新就业脱贫的一个缩影。自2016年以来,即墨把促进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实现充分就业作为脱贫主攻方向,通过开发“富民大院”“扶贫车间”等就业项目,促进320余名贫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通过引导园区或基地流转贫困户580亩土地发展规模经营,吸纳120余名贫困人口入园就业;通过鼓励扶持贫困户开办爱心超市、手工作坊和从事小微经营等,促进670余人实现灵活就业。

筑起医疗救助三道“堤坝”

许多农户都是因为家中有人生了大病、重病而致贫的。金口镇中里村卢克明家就是其中一例,自从四年前妻子患上尿毒症丧失劳动能力后,沉重的医疗负担几乎压垮了卢克明这个渔家汉子。

“现在好了,媳妇治病基本全报销。”卢克明告诉记者,镇上为他办理了低保,申请了红十字会“血缘深(肾)情”行动救助。2017年,卢克明妻子透析总医疗费用约3.5万元,经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和各类医疗救助后,个人负担约2500元,不到总费用的8%。“负担轻了,日子终于有盼头了。”

为最大限度地防止贫困家庭因大病支出致贫、返贫,即墨区着力建立健全扶贫医疗救助体系,构筑起三道医疗救助“堤坝”:第一道,贫困人口个人缴纳的居民医疗保险费,按一档标准370元予以全额补贴;第二道,对贫困人口大病医疗保险起付标准减半,医疗费用每段补偿比例提高5%,纳入大病医疗救助特药特材救助范围,大额救助不设起付线;第三道,对贫困户中低保户医疗费自负部分,按90%的比例给予救助,低保边缘户按85%的比例给予救助,因病致贫家庭自负3万元以上的部分按80%的比例给予救助。

对于年老多病的贫困人口,即墨还试点“居家养老+医养结合+精准扶贫”模式:依托10余个社会服务机构,为全区610余名孤老残障优抚对象和贫困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记者在金口镇庙东三村贫困户徐修金的家中看到,他18岁的儿子徐超在镇中学美术老师邢静的指导下,绘画水准日益提高。

“儿子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双腿瘫痪,双手也不再灵活。”徐修金告诉记者,儿子有绘画天赋,患病后自己学习绘画,每天除了吃饭休息,大部分时间都在照着书本临摹。得知这一情况后,金口镇扶贫办工作人员与金口镇中学进行对接,协调美术老师免费到家辅导徐超学习绘画。“帮扶工作做到了俺的心坎上!儿子有未来,俺家的日子就有奔头。”徐修金说。

“学习绘画既有利于徐超的康复,也希望他将来能有一技之长。”邢静说,目前,徐超已开始筹划在线创办个人绘画展览。

近年来,即墨将教育扶贫的触手伸及每一个镇街、每一所学校,确保每一个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有质量的公平教育。近两年,该区投资3亿余元新建、改扩建45所农村幼儿园、7所农村中小学,建设64个学校标准化食堂。同时,全区建立健全教育资助体系,实现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资助全覆盖。

天津静海 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赵建中 刘菲菲

若说天津乡村改革,从洼地里崛起的魅力团泊新城,到“钢铁重镇”大邱庄的转型发展,这一步一脚印坚韧蜕变的过程,正是天津乡村振兴把改革进行到底的印证。随着“现代化天津”建设的不断加快,乡村振兴更加关乎人文、关乎发展。在天津,一个个生态、智慧、文明、富裕的乡村正款款走来。

观人文:乡村生活大不同

三十多年前,著名诗人郭小川笔下的《团泊洼的秋天》让团泊洼曾经的野性荒凉得到了诗意升华,诗因景生,景以诗显,团泊洼从此名扬天下。

新春时节,坐在年味十足的新房子里,71岁的黄万成和家人喜逐颜开回忆当年,“以前的团泊洼除了水,就是芦苇和草。家家户户都住土坯房,村里进不来车,村民要是出门只能坐船。1958年,团泊洼进行改造,修建了水沟、河道,水出去了,到了2010年,修建了团泊大桥,通过公路就能和外界相通,老村也都变楼房了。”

事实上,从2008年就开始,推进小城镇建设,“老村变楼房”的项目在天津静海团泊逐步实施,规划总建筑面积486000平方米,总投资30亿元。到2015年春天,包括团泊村、孟家铺子、吴家窑、张家房子在内的8个村庄,2701户,8234人换了新房,一次性搬迁入住率达98.15%。

“前半辈子受苦,后半辈子享福。”家住富津馨苑的村民程庆全今年已经78岁了,“老房子拆掉,村里给赔偿;流转的耕地,年底有分红;‘换来’的新楼房,都按每人保障40平方米左右来分,新房超出旧房的面积,村民只需要支付成本价。”

在团泊新城西区的健康产业园内,足球场、自行车馆、射击馆等训练比赛场馆区比肩而立,第十三届全运会中11个大项、57个小项的比赛在这里举行;团泊新城依托中西医教学科研中心、医疗康复、体育健身基地建设,延伸健康产业链条,形成了面向京津冀的大健康产业集群。

“过去几千年我们的农业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如果还按照这种一家几亩地的生产模式,只能解决温饱,解决不了致富和发展的问题。”对于乡村振兴,天津市静海区委书记蔺雪峰每每在与村民“拉家常”时就会提到,农业要想发展,最关键就是实现农业规模化。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通过种植结构的调整,实现增效增收。另一方面还要提升农民的生活环境,加强污染防治体系建设,让群众能够呼吸上更清新的空气,喝上更干净的水,乡村人文不因改革而减少,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亿万农民健身活动”。

观发展:绿色经济正当时

春节假期刚过,走进大邱庄,一排排鳞次栉比的厂房内,生产线上已开始陆续工作,车间内几乎看不到有污染物排出,从烟囱散出来的白烟也都是蒸汽而非废气。作为大邱庄众多钢管企业中的一个代表,天津友发钢管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公司在转型发展中延伸钢铁产业链条进行产品升级的同时,加大环保投入2亿多元。该公司开发的新产品,除了考虑利润点外,还考虑到环保问题,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目前,大邱庄全镇有2600多家工贸企业,年钢铁加工能力达到3000万吨,加快脚步实现钢铁产业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而设施农业、林下经济等绿色经济的崛起也把更多实惠带给村民。

在静海西北部的134平方公里的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内,一排排食用菌种植拱棚整齐林立。沿着“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设施农业,促农增收致富”的思路,则淼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吴则淼发展起食用菌种植,“目前,食用菌年产量达到200万斤左右,年收益达30万-50万元。我们的木耳、香菇等根本不愁卖,还没长出来就已经预定出去了。”

“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独有的优势和热情周到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商到这里发展。目前,静海的循环经济、健康产业、先进制造等已经承接了众多非首都资源项目,同时,静海与周边河北五市县人缘相亲、交通相连、产业相近,主动对接周边的河北五市县,发挥协同发展的带动作用。”天津市静海区农委党组书记、主任王桂桥表示,结合区域发展实际,目前已经培育形成了循环经济、健康产业、商贸物流、现代制造、都市农业、文化旅游等六大特色产业。

湖北荆门 新春享创收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魏昊星 陈亚曦 黎云雷

春节前夕,寒冬腊月正农闲,湖北省荆门市漳河镇双井村村民邹阳却在大棚里忙活着嫁接西瓜苗。在大棚的另一边,前两天嫁接的西瓜苗已经成活,绿油油的叶子娇翠欲滴。33岁的邹阳种植西瓜已经有8年了,这些西瓜苗寄托着他的致富梦。

“双井西瓜”年关正“熟”

像邹阳这样种西瓜的村民,在双井村周边还有400多户,他们都种着同一个品牌的西瓜——“双井西瓜”。

“双井西瓜”的由来,还得追溯到2006年10月,现任村支书刘伟结束了近十年的在外打拼,回到双井村与两个朋友一起凑了40万元,尝试种起了西瓜。

2008年7月,刘伟倡导成立了荆门双井刘伟西瓜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增强了瓜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瓜农的收入显著增加。2010年,刘伟为西瓜申报注册了“荆双井”商标;2011年,“双井西瓜”成功申报了农产品地理标志。

短短的几年时间,“双井西瓜”声名鹊起,合作社规模也逐渐扩大。到2016年底,合作社成员从最初的5人发展到了318人,西瓜种植面积从350亩扩大到6000亩。

在刘伟的指导与帮助下,村民王明华的5亩西瓜当年纯收入达到4万余元,他感慨道:“种十年稻,不如种一年瓜,这回我是真信了。”

自2017年以来,荆门市大力实施“能人回乡”工程,鼓励和引导在外创业有成、热爱家乡的创业能人、社会贤达返乡创办实业,带动村民创业就业。

如今,双井村不仅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还成为“亩产纯收入达1万元,户平年增收达5万元”的西瓜名村。

八庙“三白虾”搅活致富泉

四九寒天,荆门全市迎来了入冬的第二场降雪。养有800亩龙虾的倪雷早已做好了防寒准备。母虾正值产卵期,全部进洞保暖,他已在洞口和塘堤上铺好了稻草。这些虾的鳃部、表皮、腹部都非常白净,因此叫做“三白虾”。2017年,5000公斤“三白虾”全部直销北京,每公斤价格110元,几乎是本地销售价格的一倍。

地处漳河新区最西南端的八庙,一直以来主要种植水稻、油菜,一年两季。随着秸秆禁烧工作的推进和成本的增加,一年只种一季,村民收入得不到保障,种植水稻的积极性越来越低。倪雷于2017年3月注册成立了中楚荆门农业有限公司,把种植基地放在八庙,他看中的是这里良好的生态和干净的水源。

八庙农业的发展,正面临着重要的方向抉择。中楚公司的下乡,带来了技术和市场。八庙2组村民冯春风在2017年养殖了13亩龙虾,每亩收入3000元。在八庙,已有16户农户养殖龙虾,今年还将增加7-8户。

漳河乡村旅游业迎来新高潮

春节七天,乡村旅游成为全家团圆游乐的新选择。漳河镇乡村旅游业迎来了全年的又一个高潮。据统计,春节七天漳河镇的农业旅游接待人数突破3万人,农业旅游收入达到了3000万元。

经营休闲养老民俗项目已试营业半年的大京河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于2017年成立,为湖北中旅集团和京河村共同出资设立,湖北中旅集团占股51%,京河村村民共50户以资金入股占股49%,主营果蔬种植、农副产品销售。

2017年大京河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投资150万元,在全村葡萄、猕猴桃、冬枣等产业基础上,新建农产品展示厅、冷藏库,研发制作葡萄酵素10吨,全年接待旅游人数500人,农业旅游收入15万元,农副产品销售收入2万多元,带动村民增收10余万元。

荆门市通过实施“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为抓手的“三乡工程”,扎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漳河村村民们积极寻找和尝试乡村发展的新路径,已然走在了致富的前列。

陕西华州 因“红”而兴,因“绿”而新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潘英丽

“同志们赶快踏着先烈的鲜血前进啊!!!”在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的渭华起义纪念馆里,至今完好地保存着1927年11月共产党员陈述善、李维俊带领高塘、谷堆两校师生用青砖、鹅卵石铺砌的标语。这句标语不仅提醒着生活在新时代的人们要铭记历史,也寄托着未来。

1928年5月,刘志丹、谢子长等老一辈革命家就是在华州发动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震撼西北的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华州见证了中国红色革命的历史变迁,历史又怎会遗忘它?今年是渭华起义九十周年,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一行近日走进了这个西北地区成立最早、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早期农村革命根据地。

华州区委书记霍文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华州因“红”而兴,因“绿”而新,红色精神成为华州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动力。

红色精神成乡村振兴新动力

“华州曾经是一片红色的革命沃土,中国共产党在这里留下了打不垮的奋斗精神。”霍文军告诉记者,“敢为天下先”是华州人鲜明的性格特点。

南接秦岭,北临渭水,川塬起伏,沟壑纵横,华州面对的是“六山一水三分田”的自然环境,但是勇于创新的华州人,大胆推进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率先实行了标准化种植、公司化经营、国际化销售、地理标识保护等一系列全产业链、价值链的驱动方式,探索出一条依靠规模化、品牌化为百姓谋福利、区域谋发展的乡村振兴路径。

2015年底,华山脚下、黄河岸边的华州撤县设区,开始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和绿色产业。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他们把以往分散的特色农产品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品牌,打造出西北第一个拥有国家认证的有机蔬菜基地,同时发挥“天然氧吧”“天府之国”“陕菜之乡”“西部水乡”的优势,让古老的华州能够早日实现“山美、水美、田园更美”的美丽愿景。

有机农业闯出新天地

华州地区自古就是京都长安的“菜蓝子”。如今,“赤水孤葱”“华州山药”“柳枝香椿”等传统知名品牌蔬菜每天都有数十吨送往上海、广州、西安等十多个大中城市,水果、西红柿、水蜜桃等果品更是远销世界各地,果蔬收入占到农民总收入六成以上,带动了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这些优势特色农产品为建设“富裕、宜居、和谐、开放”的华州提供了有力支撑。

位于华州区交通偏僻、塬高谷深的高塘镇南麦村,水利条件极差,灌溉设施几乎为零,常年以来几乎靠天吃饭。村民老刘告诉记者,几年前,政府根据这里的地貌特点开始引导他们利用沟坡地栽植花椒,现在,每到摘椒丰收的季节,他们就会变成“老板”,雇用方圆十里其他村里的村民到这里当“工人”,花椒让南麦村在经济上打了翻身仗。

打造中华历史名城

“少华苍苍,渭水泱泱,君子之风,与之久长。”是史上对华州的评价。沿着郑氏祖地、皮影之乡、老腔发源地的历史文脉,华州人正奋力打造一座新的历史文化名城。目前,已经形成“文化+科技”“文化+互联网”“文化+金融”“文化+产业”“文化+富民”“文化+理想信念”的“六+”开放大格局,建立起了以中华文明、红色文化为引领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城乡公共服务融合的发展模式。

依托这一模式,华州还建设了渭华起义红色景区,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少华湖水利风景区,郑桓公、郭子仪、杨钟健“三公故里”等历史文化景区,打造“布英伦小镇”“石头小镇”“现代农业风情小镇”“老腔皮影文化小镇”“金堆钼业城采矿旧址”六大现代文化名镇,深度挖掘华州老腔、皮影、剪纸、面花、粮食字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

新春时节,华州家家挂起红灯笼,户户贴上红对联,整个华州映罩在红红火火的喜庆里。生活在赤水河边的华州区河道站职工李建中告诉记者,他从小就期盼着在家门口乱石滩上建桥修路,随着赤水河流域治理改造的实施,规划中的少华湖水利风景区即将成为华州山水的缩影,他心中的一座“山水林田湖”历史名城正在实现。

四川绵阳 庄稼人的田园梦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唐平 杨海燕 张伟 熊嘉丽

“沿阴山河前行,忽逢一大道,两侧豁然开朗:土地平旷,果树繁茂,花草俨然;阡陌纵横,房舍整齐;老幼安居,青壮乐业……”2月20日,农历正月大年初五,天气依然有些寒冷,却挡不住城里人的热情,纷纷驾车直奔有着四川绵阳“城市后花园”之称的近郊而去,出农田、入农舍,赏花草,品美食,真切地感受着《桃花源记》的绵长意境。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一行也随着如织的人流,徜徉于斯。不经意间,幢幢白色新楼映入眼帘,毗邻楼房的大片农田里,一行行低矮的桑树整齐排列,直向远方延伸。这里是杨家镇回龙寺村,闲不住的村民兰秀金早早就开始在田里给头年发育不好的桑树补苗嫁接。“承包了13亩多地,加上自己的7亩多地,共栽植了20多亩桑田。”兰秀金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杨关大道,辐射涪城区杨家、关帝、丰谷3镇22个行政村,面积62.4平方公里。乡村要振兴,政府不缺位。该区域发展曾长期相对落后,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薄弱。2012年,当地政府启动杨关产业带建设,投资6800万元,完成大道改建工程6.2公里;投资802.6万元,硬化村组道路61.1公里,完成机耕道建设17公里,完成田间作业道建设44公里;投资2800万元,完成阴山河治理工程,基本形成旱能灌、涝能排的完整农田水利设施;投资4531.97万元,完成土地治理项目2.66万亩。

环境好产业兴

给兰秀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首先是企业的“光顾”。回龙寺村的农田大部分被产业带上的天虹丝绸公司流转,再返包给村民栽桑养蚕。依托企业,杨关产业带及周边从事蚕桑业的农户达7000余户,收入年年递增,2017年户均收入3.28万元,企业产值达3.5亿元。

在“建成一片绿水青山、形成一方富民产业、打造一个特色景区、做强一批集体经济、构筑一套创新机制”的蓝图之下,杨关产业带先后引进原香国际香草园、蚕桑文化展示园等8个观光旅游项目,鑫港湾等12家休闲农庄,培育本土农家乐9家,形成集“吃、住、游、购、娱”五大要素为一体的农村观光旅游商业综合体。

有了企业的示范作用,当地老百姓的创业热情也空前高涨。如2015年,返乡创业的80后女青年董玲考察了热带水果火龙果的市场前景,便四处拜师学艺,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本地气候的种植经验。在家人的支持和帮助下,董玲在兴隆村流转土地30余亩,建设了高标准保温大棚,让热带水果变成了当地的特色农产品。2016年首次挂果,产值达到30余万元;2017年产值已达50余万元。其它如“山外山”农庄、“80”农庄等自主创业的农业实体也是生机勃勃、效益显著。

村庄美人气旺

“基础夯实了,环境改善了,产业发展起来了,老百姓日子一天一个变化,但要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尤其要注重生态环境的维护。”回龙寺村支书王昌义说,“村美人气才旺。如今,一年四季来村里观光旅游、踏青采摘的市民络绎不绝。”

“物质生活在不断提高,精神生活也不能落下。自2013年开始,我们村就开展了‘孝德文化’建设,每年3月份,我们都要开展‘孝德之星’‘最美家庭’‘好媳妇’评选活动,已连续评选了四届。”在罗汉寺村,村支书尹林对记者说,“如今村里的每家每户都以被评选上其中一项为荣,还有的家庭正积极参加多项奖项的角逐。”

人的精神也是生产力。据了解,有着621户、1557人的罗汉寺村以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为主,2017年仅葡萄种植面积就达1200余亩,产量近2000吨,实现产值1500余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约70%;葡萄产业和相关环节的收入占农民家庭经营总收入的73%。其它如青花椒、芦笋、生猪循环养殖等产业也陆续在产业带上落地生根、相继崛起。

腊梅花依然怒放,阵阵清香沁人肺腑,越冬的鸥鹭不时掠过阴山河面,寻鱼觅虾。而杨关大道两旁,花卉、果园充满生机,自然风光秀色可餐。沧海桑田,耕织井然。“这就是我们庄稼人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阳关大道’,在如诗如画的田园里过日子真是金不换。”当地老百姓如是说。

贵州长顺 深度贫困村焕发新景象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李健 王小波 韦忠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获得感普遍提升,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贵州省长顺县广顺镇湾河村是贵州大山深处深度贫困村之一,过去五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村里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人们生活水平踏上新台阶,人民群众幸福指数越来越高,深度贫困村焕发新景象。

乡村振兴号角吹响

湾河村有19个自然寨,共764户3400人,作为全县深度贫困村之一,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泥泞的小路、低矮的茅屋、昏暗的灯光已成为遥远的过去。随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如今,一个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的小康村呈现在大家眼前。

去年腊月二十九,湾河村的通组路上,三五成群的村民背着背篓,结伴赶往镇上集市补备年货。班麻组年近60岁的王大爷回忆说,五年前,出行没有水泥路,仅有的一条土路弯多路陡。“遇上下雨天,出趟门回来泥巴都裹满裤腿,我腿脚不利索,子女们常年在外,想到镇上买点东西,恼火得很。”而如今,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小洋楼替代了破旧低矮的小茅屋,泥泞土路变成了干净的水泥路。现在不光车子能开到家门口,打赤脚都可以去赶场。道路两旁整齐的太阳能路灯一字排开,村里不再是死气沉沉、毫无生机的窘境,焕发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过去全村买得上小轿车的人屈指可数,有辆面包车在村里都算了不起的人。如今,人们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回乡探亲的汽车络绎不绝,偶尔还堵起车。家里各种各样的电器,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一应俱全,村民们幸福指数得到了提高。一些较为富裕的村民还在县城购买了楼房,方便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在饮食方面,村民们实现了从吃饱到吃好的转变。

过去由于青年大量外出务工,曾经的一片片良田早就杂草丛生,破败不堪,而如今,通过政府部门牵头,土地流转起来种上了高钙苹果、特种辣椒等,每当到收获的季节,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即可实现交易。如今,村民们因地制宜发展起了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拓宽了收入渠道,家门口实现了创业。同时,由村里几个致富带头人发起创立了兴明养殖合作社,截至目前,该养殖场生猪存栏量达到了800余头,该合作社被评为村级龙头企业,顺利申请到了将近200万元的项目资金用于扩大养殖规模。

金融“活水”激发创业激情

湾河村在脱贫攻坚、同步奔小康的过程中,同样经历了项目落不了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等诸多困难,这些困难最大的瓶颈是资金。融资难、融资贵、融资少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成为了横亘在农户脱贫奔小康路上的屏障。

而如今,农村信用社加大信贷资金的投放力度,紧扣扶贫相关政策,推出了一系列接地气的信贷产品,如“安居贷”圆了农户的安居梦、创新型的“双加”贷款为以种养殖为业的农户们打开了致富的大门,而“妇女创业贷款”更是为那些不甘“平庸”的妇女们带来了曙光。五年间,湾河村全村的贷款余额从不到500余万元到如今的将近2800万元,创业激情得到了空前的释放,经济快速发展,农村面貌有了颠覆性的改变,每一个农户都最大限度地享受到了普惠金融的曙光,贵州全省实现了行政村“惠农村村通”全覆盖。

湾河村的变化是全国千千万万贫困村中逐步迈向小康的一个缩影,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让人堪忧的问题,比如农村信用环境有待改善、农村住房缺乏统一规划所带来的安全隐患等。快速发展很重要,但高质量的发展更重要,只有统筹协调发展,解决好农村排污等问题,才能既有金山银山,又有绿水青山。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曹阳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本文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智慧经验大全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jxxjx.com/zhishi/127600.html

战神

战神

聚集行业内的专家和资深从业者,提供多种问答形式,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让用户更加直观地了解问题和解决方案。

福彩什么时候开市,3月11号大乐透开奖
杜泉,寻甸县法院院长
鱼顺顺新浪博客,不生病的十条铁律!
杖限的意思,杖限的意思解释
中国美女城市排行榜,中国内地美女最多的城市排名榜
天津市最低工资标准,海南最低工资水平